阿基琉斯和奥德修斯的哭

今天收到两本书,一本是砖头一样的罗念生版的《伊利亚特》,一本是比砖头还厚的《海子诗全集》。

记得《死亡诗社》里有个场景,是老师在教荷马史诗,而学生呢,毫无兴趣,这几乎和我们在上鲁迅的文章一样,这样想来,天下学生其实都是一样的,初中等教育学多了的课文,学生不仅对它产生不了兴趣,反而有了厌恶的感觉,恨屋及乌,巴不得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鲁迅这两字,看到绍兴这两字都得打个寒战。学习有这样的“功效”,确实尴尬的紧。

所幸我从没遇见过一个好语文老师,中学语文没好好学,到了大学,比如对鲁迅还恨不起来,读几本还颇有一番滋味,中学老师就更没教过荷马史诗了,而至于今天我还能有去拥有这本书重读一遍的兴趣。我知道中学教师一碰这种作品,准是碰一个糟蹋一个,所以,荷马史诗这名词还是永远出现在历史书上吧,请江苏教育出版社,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制定者们继续饶过这些作品吧!!

拿到《伊利亚特》,就看起来,把第一章看完,抄下这一段:

阿基琉斯却在流泪,远远地离开

他的伴侣,坐在灰色大海的岸边

遥望那酒色的海水,他伸手向母亲祈祷:

“母亲啊,你既然剩下我这个短命的儿子,

奥林波斯的大神,在天空轰鸣的宙斯,

就该赐我荣誉,却没有给我一点

那位权力广泛的阿伽门农侮辱我

他亲自动手,抢走我的荣誉礼物”

这是阿基琉斯向母亲哭诉的片段,捷足的阿基琉斯哭起来像个孩子,这里要注意几个要点:阿基琉斯远远的离开,背景是联盟的渺小的战船和战士,阿基琉斯坐的姿态(伸手),酒色的大海,哭诉的对象并不是一个实体。这个哭泣的镜头我很容易就联想到奥德修斯的哭泣:

“我立即惊醒,勇敢地心灵反复思索

是纵身离开船只,跃进海里淹死

还是默默地忍耐,继续活在世上

我决定忍耐活下去,掩面躺在那里”

如果说阿基琉斯的哭泣像个孩子,奥德修斯的哭泣则是一个成人深沉的悲痛,或者说哭泣并不是准确的,因为只是“掩面”躺在那里--我最欣赏这个掩面的动作,因为这比将泪水展现在人面前更充满了力量,不是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