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总结

徐志摩在回忆剑桥生活的时候,不经意道出了大学的本质,那就是悠闲。

散步、恋爱、和钦慕的老师坐在沙发上以最舒服的姿态抽烟,当然,还有读书。

但是现在中国的大学,这种悠闲的空间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逐渐挤压,学生在进学之初就被暗示:大学是为了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。在这种压力之下,学生以各种方式来所谓的“充实”自己,而从侧面反映当今大学的本质,就像劳伦斯所说的:学校不过是一个拙劣的手工作坊。

所以我尽量避免让自己忙碌,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散兵游勇,同时在嘈杂的空间中划出一个独立的世界,去读书并沉浸在其中。

读书需要一个动机,附庸风雅也好,追求真知也好,只要是能让你去读书的都是一个好的动机,我们往往看不上附庸风雅,从一定层面上,大多数人都有这个 心结,但是附庸风雅的好处就是确实能让你有可能去读书,而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改变一个人,也许过不久你就不再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,为了这一个“也许”,去尝 试一下有何不可呢?

追求真知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。在梭罗的时代,他就已经讲过,这不是一个信息缺乏的时代,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的时代,而梭罗生活的 时代不过是报纸时代,与之相比我们的互联网时代,信息的爆炸比之要严重千倍万倍,甚至梭罗认为无用的报纸在我们今天来看,看报纸已成为一种“美德”。人们 在浏览互联网时渐渐失去了方向,以各种信息来刺激自己的感官,之后不是无用的情绪发泄就是继续无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