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围城
http://www.douban.com/subject/3626416/
如果说我不是一个跟风的人,我自己都不相信了。
但跟风跟的也要有水准的,比如《三枪》这种电影我是打死都不看的,因为总有一群有勇气不怕死有钞票爱打水漂的同志们当小白鼠。
若干年前看《挪威的森林》的时候,里面有句话我印象很深,到现在还记得,主人公说道:我不看三十年以内的书籍。多么聪明呐。应当说每一部经典都是从一堆垃圾中出来的,一堆垃圾的存在和诞生的意义就是去支持经典的诞生,因为经典的诞生需要条件,形象的例子就是好莱坞的名导演要拍出经典作品,他就得必须拍出很多烂作品,那些烂作品或许并不是真的烂,只是不经典而已,这些烂作品要为这个导演提供名气和钞票,这些东西都是他拍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。所以必须要有一批人去支持他们的烂作品当小白鼠了,但谁都不想做小白鼠呀,聪明的做法就是只看三十年之前流传下来的经典,因为那些都是我们的父辈们当小白鼠的成果呀!
所以聪明的你要学会总结经验了,别人家一来宣传攻势,马上就架不住了,看完了又觉得恶心还想讨回票钱,不是脑残是什么?你等不了三十年,等三个礼拜总行吧,电影没那么快下架的。
比如俺这次看十月围城就看的划算了,怪不得卓别灵老师说是无间道后最好的港片,又让俺对港片重燃了希望。
一是对本片的剧情,去年刚看了《革命逸事》第一卷,陈少白、中国日报名字名词都很熟,不过具体事件倒是忘了,回去要复习一下,我想说的是,中国电影终于开始碰民国题材了,尤其是所谓历史书上说的所谓“旧民主革命”,我感到很兴奋。
二是对本片的动作,实在是华丽丽的,没话说,师姐问我,如果明天网上就有清晰版的出来你后悔不?我说我不后悔。明天有或者一年以后有本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,差别在于电脑上看和电影院看的不同感受,虽然狗娘养的票价是有点贵。
还补充点,看的时候师姐一个劲跟编剧捣蛋,说防十字弓为什么用米袋呀,孙中山为什么不办成乞丐来呀,陈少白的手枪咋不早用啦……但最后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师姐最终说了一句:票钱值了。我想,一部电影并不要有成为经典的野心,成为经典只是一个增生产物,它只要成功,而最大的成功就于此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