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有为亡辩
2009-12-13
1 min read
子张篇第十九,2,子张曰:“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”
杨伯峻译:对于道德,行为不坚强,信仰不忠实,【这种人,】有他不为多,没他不为少。
前半句,无大异议,后半句我认为有问题,杨伯峻在注释中说到: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---这两句疑是当日成语。可见杨伯峻自己也不自信。究竟是什么是为有,什么是为亡呢?我想这关键是要解决什么是为亡(无)的意思,我臆测者为亡是取自道家“无为无不为”,为亡即无为而至无不为,为有则是从孔子之出世言。
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: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这种人既不能从孔子学,也不能从老子学。当然这里的老子并非实指老子,而是无为的这种思想,即使是这种无为也是需要人执德弘,信道笃的,何况是有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