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世界还有哪个角落的大学生在闹事
2009-11-21
2 min read
一个国家里,学生总是闹事固然是悲剧,但一个国家,它的学生要是从不闹事则更是悲剧。
前者悲剧在于社会变态,酱缸里的成年人不能担负改变的责任,于是这个责任就自然落到了精力旺盛、激素过剩的青年学生身上了。但当看到青年学生上街时,成年人竟然拍掌叫好的话,那用鲁迅的话来形容这帮成年人,那他们就是“昏蛋”加“废物”,这也就反衬出了蔡元培和胡适们的可贵,他们极力反对学生上街,但又极端同情学生的情绪,在学生被捕的情况下,他们全力营救,因为在他们看来青年学生上街是足以让成人世界羞耻的事情,正是成人的不努力造成了学生不能有安稳的学习环境,社会是不能责怪的,人应当深自忏悔。但是看客和嘲讽者何其多,忏悔者何其少,一面是此种没出息之成年人,一面是整天上街闹事不读书之青年学生,这国家现今和将来怎不让人提心吊胆?这里补充一句,鲁迅似有鼓励学生上街之嫌疑。
后者的悲剧在于青年学生丧失固有之激情,或者说他们的激情全沉溺在消遣无聊中--无聊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啊,孔夫子早说过“不由博弈乎”赌博比无聊还好些呢。然青年好动好斗是天性,此天性泯灭与否取决于教育,成功的教育造就活力的青年,失败的教育造就死性的青年。如果说一个社会有整天上街闹事的学生,那还不能说这个社会国家全无希望,凭我关注学潮的经验来说,会关心这个社会国家--除了那些上街凑热闹的主,多半学习是不错的,看看加州大学生提出的条件就能略知一二了,然而如果这个国家的青年学生全是死性的,我几乎可以判定这个国家是没什么前途和希望的,即使他们能穿暖吃饱。